2023-09-01 10:31:09 来源 : 齐鲁壹点
记者 郭春雨 李梓博 王开智 李家澍 通讯员 董玉芳 郑子鹏
传统农业县如何崛起,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
(资料图)
位于鲁中山区的沂源,用一系列亮眼数据展示了发展实力: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3%,高于全省3.4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9%,全市第一;开工在建129个项目,多项数据位居全省前列,县域发展全面起势。
值得关注的是,2019年以来,沂源四年内三次获得高质量发展先进县称号,这是全体沂源老区人民实干创业、艰苦奋斗、创新发展的有力体现。
老区沂源从来不缺实干奋斗的精神,如今,创新创业的魄力、换道超车的勇毅、全心为民的担当,正积聚成一股力量,塑造出一幅风起云涌的发展蓝图,进一步凸显了沂源“老区不老,风华正茂”的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这是沂源高质量发展的缩影,更为广大老区提供了引领示范和发展信心。
沂源景色一隅
工业“竞速跑”
“这是我们生产的头孢曲松钠中间体。”山东鑫泉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孟祥安手里拿着一小管粉末状药品说,“别看它不起眼,这是国家重点扶持的项目,工艺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位于沂源经济开发区的山东鑫泉医药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头孢曲松钠原料药生产商,目前公司总投资7亿元,占地210亩的头孢类医药中间体及原料药项目即将投产,年产值将突破7亿元。
在沂源,新医药的企业不止鑫泉医药“一枝独秀”。同样是行业头部企业,成立于1966年的瑞阳制药走过57年风雨,就在前不久,瑞阳制药入选“2022年度中国化药企业百强榜单”,排名28位。
“1-5月份,瑞阳制药销售收入、利税、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6%、66%和14%。全年产值目标早已完成过半,预计今年能顺利完成目标!”瑞阳制药常务副总裁、粉针事业部总经理张光明说,2023年瑞阳制药将有曲美他嗪原料药等3个在建项目投产,莫西沙星原料药等5个新项目开工。
新医药是沂源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依托瑞阳制药、山东药玻、鑫泉制药等龙头企业,沂源构建起了“化学原料—医药中间体—原料药—高端制剂—医药包装”产值140亿元的全产业链群。
当前,沂源聚焦打造“新医药之都”“纤维新材料之城”,形成了新医药、新材料两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合力贡献了全县75%以上工业产值,产业实现沿链聚合、集群发展。
工业发展蓬勃有力
今年上半年,沂源新医药、新材料产值分别达82.6亿元、58.3亿元,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89.1%,“四强”产业增加值占比79.6%,均居全市首位、全省前列。
向新而行,沂源对于新兴产业的布局已经开启,围绕打造“新能源产业高地”,实施抽水蓄能项目和市场化农光互补发电项目,预计2030年,新能源产业产值达到250亿元。此外,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领域沂源也开始发力,高标准建设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入驻项目11个,集群效应开始显现。
营商造“热土”
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离不开优渥的营商环境。
“我认为政府在发展中扮演着三重角色,发展方向的领路人、企业纾困的知心人和营商环境的守护者。”沂源县委书记边江风话音掷地有声,“政府服务坚持‘有事上门’‘无事不扰’,最终目的是提高服务质效、减轻企业负担,让企业凝神聚力抓发展、抓生产。”
优化营商环境的沂源路径逐渐明晰,政府在产业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大力引导传统企业加快产业升级、动能转换,鼓励企业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落实“企业服务专员”制度,完善常态化帮包服务机制,不断提升服务质效。
另一方面,沂源把优化政务服务作为重点工作,“沂心办·项目管家”服务团队,提供从洽谈到投产全流程帮办代办跟踪服务,实施流程再造,整合立项、环评等多个审批事项为“开工一件事”,统一纳入“一窗受理”模式。在经济开发区设立企业服务中心,企业所有事项在企业服务中心一站式解决。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打造营商环境高地,培育投资兴业热土,好的营商环境为招商引资提供了极大助力。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
沂源发挥“链主”企业引领作用,扎实推动产业链精准招商,全力做好延链补链强链,实现产业集约集聚集群。实施“六个一体化”招引机制,围绕主导产业,由县大班子成员任产业链“链长”,定期组织“链主”企业和业务部门会商,瞄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先进地区,协同推进产业链精准招商。
沂源招引成绩同样喜人,春节后全市第一个总投资过50亿元项目落户沂源,引入京东、国药、中建材等国企、央企和世界500强,项目正在落地实施。
今年上半年,沂源签约项目35个、总投资284亿元,新引进过亿元项目25个。截至6月底,169个重大项目开工在建129个,完成投资113.2亿元。其中,39个市重大项目,完成投资42.93亿元。
这些项目立足沂源实际,又突出高端引领和前瞻性,能够为沂源县域发展进一步提供产业支撑,进而推动高质量发展。
乡村“阔步走”
在沂源侯家官庄村的智慧果园里,一株株苹果树整齐地排列着。和传统果园不同的是,这里不见农户忙碌,而是摄像头、传感器等在果园里“工作”。
侯家官庄村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种苹果,这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这些年受果园老、管理技术老,生产成本逐年攀高的影响,经济效益大幅下滑。
去年,该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新上了智慧果园项目,让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成为新农资,偌大一个果园,日常管理一个人就能完成,成为一个现代科技化果园。
这是沂源果业升级改造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沂源已完成32万亩老果园改造提升和更新重建,配套水肥一体化等现代农业技术,优质果率提升40%以上。
不仅如此,沂源与中国农科院共建富锶产业研究院、“中国锶都”,打造沂源富锶农产品品牌,“沂源红”苹果地域品牌价值达到149.3亿元,今年再获绿博会金奖。
现代化农业农村发展
在沂源,“红”的不仅是苹果,还有乡村的旅游,以及农民的日子。
过去的计宝峪村,像大多数山村一样,虽有美景,但缺乏产业,村民靠天吃饭。根据规划,计宝峪村以“整建制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样板”目标定位,开发自然、人文、历史等10余条精品研学线路、10余种特色手工体验项目和30余种团建体验项目,成功地打响了计宝峪乡村旅游的品牌。
在沂源,像计宝峪村一样的特色乡村有很多。每个村镇坚持做好特色产业,做到“一村”专注“一品”“一品”带动“一村”,形成产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乡村振兴新局面。
“沂源红”结出“幸福果”
另一方面,沂源以鲁村镇沂河源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为引领,通过推进23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带动166个片区村全面升级;通过实施沿河、沿主干线“双沿行动”,带动199个沿线村穿点成片、聚片成面,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沂源获评山东省人居环境范例奖。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当前全域乡村振兴的“沂源模式”正在加速形成。
民生更幸福
“这顿饭一块钱,有荤有素,真是方便又实惠!”中午11点多,沂源南麻街道许村村民王大爷来到村里的长者食堂就餐,端着热乎乎的饭菜,老人笑呵呵地说,每天中午能吃上便宜美味的饭,他很满足。
许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孙庆友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60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在“长者食堂”吃上一日三餐,60-69岁,个人拿2元钱;70到79岁,个人拿1元钱;80岁以上免费。在口味上,长者食堂也尽量满足老年人为主,特别受村里老人的欢迎。
“年轻人在外头打工,家里老人就不爱开火做饭。有了长者食堂,大家坐一起吃上热乎饭,还能和邻居拉家常,增进了感情交流。”孙庆友说,食堂菜谱也常换常新,所有的原材料采购都公开透明,让老人吃得放心,吃的开心。
不仅如此,针对部分行动不便的高龄老年人,村里还推出为老年人送餐服务,将热菜热饭,送到老人的床头。
“沂源农村老人有8.5万人,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多数农村老人最希望解决的问题就是吃饭问题。”边江风说,针对全县老龄化程度深、养老供给不足的问题,沂源启动353处“沂源红”幸福家园民生综合体和助餐服务点建设,提供助餐、助浴、助医、助购等多元化综合服务,现已全部投入运营,平均每天提供就餐服务1.2万人次。
边江风说,来到沂源工作,才知道老区人民的不容易,让沂源的父老乡亲过上更好的日子,这是民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民生综合体让民生更幸福
建设品质民生,沂源多方发力。
在教育领域,扩增城区学位,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卫生领域,总投资10.3亿元的沂源县人民医院新院建成投用,高标准建设106处中心村卫生室,农村心脑血管疾病和颈肩腰腿痛“一急一缓”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8月的沂源,又将迎来丰收的季节,老区不老,风华正茂。生态美、产业兴、人民富的沂源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标签: